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后还要继续赔偿一切损失吗

2022.07.22 18:24:16
0人收看
大律云律师团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

违约方在支付违约金后还要继续赔偿一切损失吗

3150 人赞同
533 人不赞同
律师介绍
大律云律师团
交通事故
擅长处理建筑工程、债权债务、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纠纷、房产纠纷等
展开全部
大律云律师团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在线咨询
擅长领域: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付违约金的,就不需要再赔偿损失了
1234 人赞同
421 人不赞同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5/4/10 19:00:23

    立即咨询
    股权转让过程中的常见法律风险有哪些? 案例:出资不实的股权转让纠纷 基本案情 甲公司股东A认缴出资500万元,实缴100万元后将40%股权以300万元转让给B。后公司负债无法清偿,债权人起诉要求A、B在未出资范围内(400万元)承担连带责任。B抗辩称受让时不知A未实缴,拒绝承担责任。 争议焦点 1. 股权转让时未如实告知出资瑕疵,受让方是否需承担责任? 2. 原股东A与受让方B的责任如何划分? 法院观点(依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18条) 1. 出资瑕疵的股权转让有效,但受让方B明知或应知出资瑕疵的,需与原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 本案中,B未核实出资证明书(显示实缴100万元),存在重大过失,被推定为“应知”瑕疵,需在400万元未出资范围内与A连带清偿。 裁判结果 A、B连带向债权人支付400万元。 案例启示 股权受让方必须尽到尽职调查义务(如验资报告、公司章程、银行流水等); 协议中需明确约定:若存在出资瑕疵,出让方应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损失; 未实缴的股权转让价格应显著低于实缴股权,否则可能被推定“明知瑕疵”。
  • 即使合同没有约定具体的违约金,也可根据合同法之规定,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双方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另一方可以主张相应的利息作为补偿
  • 树木遮阴造成苗木经济损失怎么赔偿,树遮阴可以要求赔偿吗

    树木遮阴造成苗木经济损失怎么赔偿,树遮阴可以要求赔偿吗

    内容:北京大律专家顾问通过与张先生详细沟通,梳理出案件的来龙去脉:起诉张先生的人是付某,原告付某与被告张先生相邻种地,2006年付某购买樱花、冬青球苗木进行栽种,2012年张先生在付某种植地边界东侧1.7-1.8m处南北一线土地种植高大乔木法桐树,后又在法桐树之东南侧又栽种了高大乔木杨树林,经北京大律专家顾问深入调查与核实:第一,原告付某的主张与事实严重不符,原告树木的死亡与张先生种植的树木无直接因果关系,张先生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024.02.29211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5/4/10 18:44:23

    立即咨询
    分享一些股权纠纷典型案例及法院裁判要旨 1. 美康生物股权纠纷案 案情:美康生物与全资子公司原股东姚丹华因股权转让纠纷,历经多次审理,最终在2025年3月4日由宁波中院维持一审判决,驳回姚丹华上诉。姚丹华需承担14万元案件受理费。 裁判要点:股权转让纠纷中,若受让方未按协议履行义务,转让方有权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执行情况可能影响公司利润。 2. 出资瑕疵股权转让纠纷 裁判要旨:出资瑕疵的股东转让股权,若受让方明知或应知瑕疵,仍需承担出资瑕疵责任。股权转让的本质是股东资格的转移,而非单纯出资义务的转移。 3.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纠纷 裁判要旨: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需经审批机关批准后生效。2016年后,负面清单以外的股权转让适用备案制,备案不再构成合同生效要件。 股权纠纷的常见类型 1. 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争议 包括代签行为、隐瞒债务、侵犯优先购买权等问题。例如,转让方隐瞒目标公司债务,受让方可主张撤销合同。 2. 股权转让款支付纠纷 受让方未按约定支付转让款,转让方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违约金。例如,某仲裁案例中,受让方未支付第二笔转让款,被裁决支付840万元及50%违约金。 3. 出资瑕疵与责任承担 未届出资期限的股权转让后,原股东仍需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4.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纠纷 隐名股东虽未登记,但可通过协议确认股东资格。例如,某案例中,法院依据《股权认购协议》确认隐名股东身份。 最新动态与司法实践 1.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 北京西城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明确股东抽逃出资、违法减资等行为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一人公司财产混同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 2. 仲裁案例中的违约金争议 某仲裁案例中,违约金约定为转让款的50%,仲裁庭综合考虑资金占用损失,支持了该约定。 建议与启示 1. 对转让方的建议 确保股权转让协议条款明确,避免隐瞒债务或出资瑕疵。 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保障自身权益。 2. 对受让方的建议 在受让股权前,进行尽职调查,核实目标公司债务及股权状况。 明确约定转让款支付方式及时间,避免纠纷。 3. 对债权人的建议 关注公司股东出资情况,发现抽逃出资或违法减资时,及时主张权利。
  • 合同纠纷付违约金的,就不需要再赔偿损失了
  • 可以起诉小三赔偿精神损失费吗,能不能告小三,取得精神赔偿

    可以起诉小三赔偿精神损失费吗,能不能告小三,取得精神赔偿

    内容:小三导致离婚可以起诉赔偿精神损失费吗小三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小三人身权益遭受侵害,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小三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因小三挑衅导致女方精神分裂,可以起诉小三要求赔偿吗如果是起诉第三者重婚罪或者破坏军婚罪的话,这是可以的,若仅仅是起诉要求第三者就离婚做出赔偿的话,这是不可以的,如果确实造成精神损伤的,可以带上相关的鉴定材料和其他证明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用的,如果确实造成精神损伤的,可以带上相关的鉴定材料和其他证明材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用的,小三在遭受到了精神侵害的情况下才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的。

    2023.12.14159人收看
  • 郭铭芝

    2024/6/24 22:13:29

    立即咨询
    我方为一家钙晶企业装修实验室,要求达到约定的万级洁净度,湿度低于10%,温度 22℃±2℃的标准 钙晶企业委托的鉴定结论对我方不利,客户本已经委托了律师代理,在案件陷入被动的情况下委托我所,质量问题如何推翻? 通过反诉的策略,将本来有可能面临100多万的赔偿损失打成对方需要向我方支付20余万的结果👍🏻👍🏻👍🏻
  • 律师回复中...
  • 人身损害案件只赔偿实际损失(人身损害案件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案件只赔偿实际损失(人身损害案件赔偿标准)

    内容:人身损害的赔偿范围法律主观: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当赔偿受害人因人身损害所支出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依据侵权责任法第16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属于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一般赔偿范围,7、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是指受害人因残疾而造成身体功能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后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残疾辅助器具的费用。

    2024.01.091013人收看
  • 元甲交通律师

    2024/11/7 16:02:06

    立即咨询
    滴滴司机将他人撞伤,赔偿责任谁来承担?在北京市昌平区,滴滴司机发生交通事故将他人撞伤,伤者索要150万元赔偿款,滴滴司机找到元甲律所求助,通过庭审达成和解,由保险公司和滴滴平台支付伤者赔偿款,降低了当事人的损失。
  • 你好,试用期如果非法解除合同,也可以要求补偿,你需要了解对方解除的原因是不是因为非法。
  • 建筑工程工期延误导致损失赔偿

    建筑工程工期延误导致损失赔偿

    内容:由于甲方原因导致工期延误怎么索赔法律分析:建设工程因甲方原因造成工程延期的,乙方可以依据合同的约定要求甲方赔偿,如果没有约定的,按实际造成的损失赔偿,法律主观:建筑工程延期交付可以赔偿,赔偿最高为合同价款的5%,但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具体的数额标准双方可以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协商约定,同时根据延期交付的违约情形判断实际损失,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违约金计算方式,但是约定的数额最高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

    2023.12.29637人收看
  • 林艳英

    2024/1/29 17:46:44

    立即咨询
    真实案例,婚内男方在情人节给第三人转账520,5.2,1314,在其它时期买女性内裤,女士化妆品。我们主张男方出轨,男方否认,法院认定男方存在婚内过错,赔偿女方2万元精神损失费。如果你和你身边的朋友也遇见过相似的情况,可以咨询我,给到你专业的指导。
  • 律师回复中...
  • 违约方向守约方赔偿(违约方向守约方赔偿实际经济损失)

    违约方向守约方赔偿(违约方向守约方赔偿实际经济损失)

    内容: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违约方由于自己未尽到相应的义务,因此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以此保障守约方的利益,一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另一方请求赔偿的范围如何确定法律分析:买卖合同一方违约导致合同解除,守约方请求赔偿的范围应当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但受可预见性规则的限制。

    2024.01.05921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