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涉及诉讼时效,应如何处理?_因疫情耽误诉讼期限

林艳英律师 2023.02.22876人收看
导读:
疫情构成不可抗力,导致债权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严格执行《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的条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非典型肺炎疫情构成不可抗力,导致债权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如果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债权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可以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94条在诉讼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003年我国也曾经发生过非典,当时法院也出台了相应的解释与规定

疫情构成不可抗力,导致债权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严格执行《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的条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非典型肺炎疫情构成不可抗力,导致债权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针对本次疫情,相关法院也出台了一些规定

当事人因感染,疑似感染或者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而隔离治疗,无法主张权利,且处于诉讼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止。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因感染疑似感染或者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治疗,无法主张权利,且处于诉讼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止。

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也针对此次疫情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因受到疫情影响,造成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相关主要的法律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3条规定应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明电[2020]5号)

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难以按法定实现审理案件的,可以相应顺延审理期限。

 

诉讼时效中止适用的人群是受新冠病毒影响而被强制隔离的人员或者其他人身受限、突然失去意志等诉讼障碍的人。但其他人员,依然可以行使诉讼权利,诉讼时效继续计算。虽然法院目前暂停现场立案,但已经开通了网上立案或邮寄立案,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因此,切莫因疫情影响而超过了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属于不可抗力的法定事由。讼诉时效中断。待疫情结束重新计算讼诉时毅。

现在已经开通网上立案,所以建议您尽快网上立案,不要丧失自己的诉权。

对于有隐瞒欺诈性质的法律行为,不应该有时效限制。平时说的时效限制,是指权利人怠于主张自己的权利的要求。

疫情影响在法律上属于不可抗力,如果能证明确实是疫情影响的客观情况,可拿出证据由法院认定后即可延长诉讼期。

为进一步遏制疫情蔓延,各地纷纷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最高人民法院及部分地方法院也陆续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执行工作的相关安排和通知。

诉讼期间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行为的期限和日期。

疫情对诉讼期间的影响应掌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不可抗拒的事由”进行掌握。《民事诉讼法》第83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对所谓“不可抗拒的事由”并无司法解释予以明确,在实践中一般是指当事人无力克服或无法预防的事由。本次肺炎疫情应可作为不可抗力事件属于当事人无力克服或无法预防的事由,当事人可在该疫情消除后10日内申请人民法院顺延期限。该10日期间为不变期间,过期不得再申请顺延。是否准许顺延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人民法院决定准许顺延期限后,顺延的期限因法定期间和指定期间而有所不同。但,这只是指一般情况,对可通过其它方式继续行使诉讼权利的,人民法院也可以不准许顺延期限。如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工作安排的公告》,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以通过网上方式进行立案、开庭、调解等工作,亦可通过邮寄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证据材料。经笔者向海淀法院有关法官询问,在此处的“开庭”可延伸至“举证”,即可通过邮寄(包括但不限于EMS、挂号)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对相关证据材料予以提交,则如果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不能面交,但可通过以上其它方式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而不予提交,亦不可以“肺炎防疫不可抗拒”为由申请顺延期限。

二是对法定期间的顺延进行掌握。法定期间应以实际耽误的期间为依据来计算顺延期间的长短。如裁定上诉的法定期间为10日,当事人在上诉期间开始后的第5日被确诊感染,后隔离治疗30日,治疗痊愈后又被医学观察20日,当事人应当在医学观察期满出院之日起10日内以落款明确日期的确诊证明和出院证明为主要证据提出顺延期限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顺延期限的,应当再顺延5日。

三是对指定期间的顺延进行掌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耽误指定期间的具体情况,决定顺延期限的长短。如人民法院按普通程序举证期间的规定,指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后40日内举证,当事人在举证期间届满前20天被确诊感染,经30日的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后,向人民法院提出顺延举证期限,人民法院可以决定顺延10日的举证期限,而无需按原来40日的举证期限来指定。又如人民法院指定于2月20日开庭审理,当事人于2月10日被确诊感染,当事人可在治愈后10日内申请人民法院顺延开庭时间,人民法院可指定在5日内或更短的时间内开庭,不需补足原来相差的10天时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元甲婚姻家事

    2024/9/23 14:50:11

    立即咨询
    借用子女的名义买房,子女离婚分割该房产后引发的纠纷,好在我们通过调解处理👍,否则又是几场诉讼,既费时间还影响亲情。
  • 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据,贷款纠纷的诉讼时效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义务人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 经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经济合同有效起诉期限

    经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经济合同有效起诉期限

    内容:经济纠纷诉讼时效1、法律主观:经济案件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一般的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是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1、法律主观:经济案件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一般的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是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经济纠纷合同有效期1、经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一般的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是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

    2023.12.18571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7/3 17:41:36

    立即咨询

    欠钱不还,要账就要快,就要准,就要狠,不能拖。遇到欠钱不还,三个要账的还金时期一定要把握,不然自己的债务就变成呆账、死账、要不回来的账。首先,诉讼时效的问题,切记诉讼时效是三年的有效期,如果对方欠钱不给,每天好吃好喝,样样奢华,就是不还你钱,你考虑在三年的时间内抓紧提起诉讼,否则过期的就会增加败诉的风险。其次,强制执行的申请期限为两年的时间,对方未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要拖,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过了两年就很麻烦。最后一个,不要等到对方电话不接,消息不回的地步才去要账。要账就要怕,就要准,就要狠,不能拖。你明白了吗?欠债就必须要还,公布证律师帮你要回每一笔欠款。

  • 3年,建筑合同纠纷属于一般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建筑合同纠纷无法律另行规定的情形,所以诉讼时效为3年。
  • 借贷纠纷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借贷纠纷怎么处理一般怎么判决)

    借贷纠纷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借贷纠纷怎么处理一般怎么判决)

    内容:一、民间借贷起诉多长时间有效(一)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五)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章,就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2024.01.23412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7/2 14:19:27

    立即咨询
    近两年全国建筑市场不景气,发包人也面临着巨大资金压力。然而有的发包人虽然无力支付工程款,但其公司的股东却各各富得流油。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讨要工程款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支几招,认真看。 1、很多拖欠工程款的案件是由于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造成的,实际施工人在起诉发包人时应当同时将业主(包括开发商、政府、项目所有人)列为共同被告。这样就加大了取得工程款的几率。 2、通过专业的建设工程律师尽快取得法院生效判决。很多施工人被拖欠工程款时,往往存在观望和侥幸心理,期待着发包人能良心发现,因此错过了最好的诉讼时机。如果没有法院的生效判决,任何强制措施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3、就建设工程主张优先受偿。依法施工人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内主张就涉案工程优先受偿,而不专业的律师往往不知道或者不会合理使用此条法律规定。 4、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查封被执行人财产的主要手段是账户查封,很多发包人账户中虽然没钱,但该账户如果不能使用对其影响巨大,因此其在账户被封后往往会积极解决欠款问题。 但如果经法院调查确定发包人无执行能力,大部分施工人(包括律师)就不再继续处理或者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其实此时我们可以因发包人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而申请发包人公司破产,在清算过程中查找股东有无违反公司法的情形,一经查实可依法向股东主张权利。同时还可以向法院申请限制高消费等措施,进而实现取得工程款的目的。
  • 律师回复中...
  • 债权债务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债权诉讼期限一览表

    债权债务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债权诉讼期限一览表

    内容:法律主观: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4、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限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3.11.2177人收看
  • 不打官司的离婚律师

    2024/7/1 21:33:16

    立即咨询

    姚律,姚律,为什么别人说你是不打官司的离婚律师,因为我做婚姻案子很少打官司,大多数呢,都是通过调解、谈判和解的方式帮他们把问题解决了。做了十几年的婚姻律师,带领团队呢,办理了上万件的婚姻案子,我们呢,百分之六七十的案子都是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的,一般呢,客户来找我的时候,我都是先做案情分析,然后设计谈判策略,能调解解决的,绝对不希望客户再去打官司。这里面呢,其实有三个原因,一呢,不打官司可以帮客户省钱,我这边接触的婚姻案子呢,标的额度比较大,最高的有一个涉及资产呢,15个亿,你想想,15个亿的案子,诉讼费就得700多万,不打官司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相当于帮我的客户省下了700多万。第二呢,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双方。

    一旦打官司走进法庭,不是仇人也会变为仇人,好好的两口子,最后搞得跟冤家一样,这应该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你说是不是?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一旦进入诉讼,对小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并且是不可逆的,但通过调解谈判,我们就能够很好的规避这样的事情,一别两番,大家各自安好,开启新的生活,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儿,你说是不是?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相比于打官司,调解谈判呢?解决婚姻案子或者化解双方的矛盾,从而达到他们不离婚,难度呢?更大,但也更能够显示出我们专业律师的水准。我相信没有哪个客户愿意找一个不专业的律师,对不对?想要离婚不打官司,或者是谈判和好,不离婚,你可以过来找我们。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工伤诉讼时效一般为15天。双方因工伤医疗费用发生纠纷的,可以在一年内申请仲裁;不接受仲裁裁决的,可以在15天内起诉。
  • 受疫情影响涉及诉讼时效,应如何处理?_因疫情耽误诉讼期限

    受疫情影响涉及诉讼时效,应如何处理?_因疫情耽误诉讼期限

    内容:疫情构成不可抗力,导致债权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严格执行《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的条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非典型肺炎疫情构成不可抗力,导致债权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2023.02.22876人收看
  • 北京法律咨询

    2023/9/22 17:32:45

    立即咨询
    胜诉判决书来了,对方过错导致感情破裂,双方协议离婚时把一套现价商品房赠与给孩子,孩子签署了一份《自愿放弃房屋产权》的声明后,该房屋立即就变成了离婚后没有处理的共同财产,于是我方不但主张对方过错要求多分,还要求扣除房屋未来涉及缴纳的35%土地收益款项,同时要求对方腾退该房屋,法院均支持了我方的诉讼请求。大家不要觉得离婚后财产纠纷就不涉及离婚时的过错了,这个判决已经证明过错方是要承担少分财产的风险。
  • 律师回复中...
  • 债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_疫情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债权不受诉讼时效限制_疫情对诉讼时效的影响

    内容:诉讼时效中止适用的人群是受新冠病毒影响而被强制隔离的人员或者其他人身受限、突然失去意志等诉讼障碍的人。但其他人员,依然可以行使诉讼权利,诉讼时效继续计算。虽然法院目前暂停现场立案,但已经开通了网上立案或邮寄立案,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

    2022.11.23521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