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吗

王熙律师 2023.04.1914人收看
导读:
用人单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吗

用人单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吗?

自然人甲与乙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甲的工作地点为乙公司在A市的注册登记住所,同时约定如甲连续旷工达3天,以及甲自动离职(含连续旷工3天或以上的情形)的,属于严重违反乙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乙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乙公司的主要经营场所实际上在B市,甲自入职之后一直在B市上班,其住所和日常生活范围也在B市,A市与B市相距较远。

甲入职逾两年后,乙公司在未与甲沟通协商的情况下,通知甲自收到该通知之日起两日内到A市报到上班。甲不同意乙公司调动其工作地点的安排,积极向乙公司提出异议及协商要求,期间仍在B市正常上班,未到A市报到上班。乙公司未回应甲提出的异议和需求,之后以甲连续旷工3天,属于自动离职的情形为由,解除其与甲的劳动合同。

甲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委裁决乙公司的行为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向甲支付赔偿金。

仲裁委认为,首先,甲的实际工作地点在B市,虽然劳动合同约定甲的工作地点位于乙公司在A市的注册登记住所,但该约定与甲的实际工作地点并不相符,不符合常理,同时从该约定从未履行的情况来看,双方实质是按实际履行情况对工作地点进行了约定,即双方约定甲的工作地点应在B市。因此,乙公司调整甲的工作地点并不符合双方约定。

其次,乙公司未举证证明其调整甲工作地点的原因,未能证明该调整具有正当合理事由。

最后,甲的实际工作地点在B市,其住所及日常生活也在B市,乙公司调动甲到A市上班,会对甲造成明显的影响,而乙公司未提供足以弥补该影响的便利措施。

综上,仲裁委对乙公司调整甲的工作地点的行为不予认可,认定该行为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乙公司应向甲支付赔偿金。

如何判断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地点的调整是否合法

用人单位依法享有用工自主权,但该权利不能被滥用,用人单位行使用工自主权不得超过合法界限,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因搬迁等原因调整劳动者工作地点的情形并不少见。在此情况下,判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地点的调整行为是否属于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权的范畴时,从目前的司法裁判上看,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 首先,对于劳动者的工作地点的认定。在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地点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不一致时,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情况,认定其实际工作地点为双方实质约定的工作地点。此时,即使用人单位将劳动者的工作地点调动至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实质上亦属于对双方劳动合同约定的变更。

2. 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是否具有正当性、合理性。例如,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是因为政策、政府行政管理、自身经营发展所必需等需要,而并非是用人单位变相逼迫劳动者离职或用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手段等情形。

3.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签订时是否已对工作地点的调整有所预见,以及调动前后的工作地点之间的距离是否超过社会通常认知的可预见的合理范围。

4. 工作地点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如调动前后的工作地点之间的距离、通勤便利程度、劳动者在原工作地点的工作年限等因素,是否会造成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严重不便,或者是否会在客观上影响劳动者的经济收入。

例如,远距离的跨市调动以及同一市级行政区内的距离较近的跨区调动,对是否会对劳动者的工作、生活造成影响的判断可能不同。又如,劳动者在原工作地点已经工作了十余年,根据一般日常生活经验,可认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地点的调动显然会改变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客观上影响劳动者的经济收入。

5. 调整工作地点对劳动者造成不利影响的,用人单位有无提供配套解决方案,以及配套方案是否足以平衡因调整工作地点对劳动者造成的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调整工作地点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或者构成足以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用人单位可以提供配套方案消除或减少工作地点调动对劳动者的不利影响,但该配套方案应足以合理平衡因工作地点调动对劳动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用人单位已经采取适当措施降低了工作地点变动对劳动者的不利影响,工作地点变动不足以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劳动者不得以此为由拒绝提供劳动。

例如,用人单位有无为调动的劳动者提供上下班往返交通车、交通补贴、供休息的宿舍以及调整出勤时间等。该些举措可以作为考虑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中提供劳动条件的约定是否已尽到合理义务的条件。

6.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送达调整工作地点的通知,至要求劳动者到新工作地点上班的时间间隔是否合理。如两者间隔时间是否明显失之过短,以致于劳动者无合理、充分的时间应对此次调整。

7.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的工作地点调整通知在发布主体、通知方式等方面是否遵循法定程序,是否曾与劳动者协商或对劳动者提出的异议和需求进行合理回应,解除劳动合同是否按照法律规定履行了法定程序。

例如,如上所述,在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地点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不一致的情形,用人单位将劳动者从其实际工作地点调动至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地点的,实质上属于对劳动合同约定的变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35条的规定,变更劳动合同的,原则上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不得单方强制变更劳动合同的约定。又如,劳动者未按照用人单位的指示到新工作地点上班的,用人单位是否有进行合理的警告和催促,有无依法履行用工管理责任。再如,用人单位工作地点搬迁等情况达到导致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程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后未能就变更工作地点达成协议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8. 劳动者对待用人单位调整其工作地点的行为的方式。如劳动者是否曾对用人单位调整其工作地点提出异议和协商要求,有无继续在原工作地点正常上班等。

例如,劳动者在知悉调整通知后,第一时间向用人单位反映了工作地点调整对其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表达了沟通协商的意愿,并仍准时到原工作地点上班,以积极的方式对待调整安排的,可能影响裁判结果。又如,劳动者在收到用人单位的调整通知后,未向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要求或具体方案,未按通知到岗而另行就业,可能影响裁判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43条的规定,如劳动者到新工作地点正常上班超过一个月,才对工作地点调整安排提出异议,则在实践中可能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就调整工作地点达成一致,认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调整安排。

综上,在考虑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地点的调整是否属于用人单位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权的范畴时,应结合具体情况予以综合考虑。用人单位应遵循法定程序,在合法范围内行使用工自主权。

用人单位调整工作地点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第四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虽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当事人以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主张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北京婚姻律师-姚平

    2024/6/24 11:27:46

    立即咨询

    离婚呢,法庭上呢必须注意什么?这几条呢一定要牢记,因为呢离婚呢是一场消耗战,也是一场心理战,法庭上的每一次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到最后的判决结果,这条呢视频比较长,如果呢你有婚姻家事的问题呢,请耐心的看完。首先庭审的时候呢,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刻记住呢,你要说服的是法官,第二,庭审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冷静,并不是哭的撕心裂肺,歇斯底里,法官就会倾向于你。第三,离婚诉讼呢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呢能调解,我们肯定建议你首先选择调解,第四呢,如果决定打官司了,请你一定要聘请专业的律师,你只是离一次婚,律师处理过上万次离婚案件,律师带给你的结果呢会远远超于预期。第五,如果。

    是全职妈妈想争取孩子抚养权,首先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钱呢,不一定能争取到孩子抚养权,没钱也不代表不能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第六呢,协议离婚谈判时要抓住对方的痛点进行沟通,这样呢就可以事半功倍。第七,用适当的让步来换取积极的结果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一味的妥协,别想着用自己的净身出户去换取离婚的自由,这样呢就更加不值得了。第八,证据呢,是最好呢,提前做好准备和收集,不知道收集什么样的证据,赶紧去问律师。第九,不要因为和对方赌气呢就不去开庭,这样呢,相当于呢,你自动放弃了举证质证的权利,答辩的权利,陈述总结的权利,对你呢,没有一点好处。第十,没有花过的债务没有。

    共同签字的债务都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没有事后追认的债务呢,也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第11,不必担心父母呢不同意自己离婚,你过得幸胳乐才是他们更想看到的结果。第12,离婚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的回答对方或对方律师提出的问题,这呢,都有可能是陷阱。我是姚萍律师,关注我,让我们更懂法律。

  • 如果你不适应原工作岗位,单位给你调岗仍不适应才能开除,现在让你自动离职是不合法的可以先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不成再申请劳动仲裁
  • 工作意外受伤怎么赔偿标准/劳动者在6种情形下可获双重赔偿吗

    工作意外受伤怎么赔偿标准/劳动者在6种情形下可获双重赔偿吗

    内容:《保险法》第46条规定,被保险人因第三人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享有向第三人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由此可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适用损害补偿原则。周险俊从交通事故得到的医疗费理赔款之后,仍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且保险公司的责任不能因周险俊获得他人赔偿减轻或者免除。

    2022.12.1617人收看
  •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2024/1/18 10:57:44

    立即咨询
    曾经炙手可热的教培行业,在“双减”政策后一落千丈。 有的项目投资人刚刚交费,还没来得及开展业务,就被狠狠“泼了一盆冷水”,这种情况下,加盟费还能退吗? 1加盟培训机构遇难题 步入退休年龄的张阿姨一直非常热爱教育行业,想着正好利用退休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与家里人多次商量后,张阿姨计划开展课外培训班,女儿刘女士对母亲的想法非常支持。于是在2019年12月,张阿姨与北京某教育有限公司签订《***美术中心特许经营协议书》及《补充协议书》,约定教育有限公司授权张阿姨在约定期限内使用其经营资源在天津市某市区经营所许可的业务。张阿姨先后向教育有限公司支付特许经营费15万元、两年特许权使用费共4万元,另支付培生项目定金1000元。但协议签订后没多久,2020年全国疫情暴发,线下培训班纷纷关门停业,行业势头不断下滑。而此时,张阿姨多次与项目负责人电话、微信沟通开业地点,教育有限公司始终未能确定张阿姨的经营场所位置,导致张阿姨无法按照协议约定正常经营。 2创业选择行业至关重要 屋漏偏逢连夜雨,疫情还未完全散去,国家又在2021年突然发布“双减”政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张阿姨无法取得开办运营加盟分中心所需的办学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等。培训班未开业就“凉凉”,张阿姨心里也开始打退堂鼓,于是在2021年8月,她向教育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武先生发微信,多次提出“希望和总部商量一下退出加盟工作事宜”,武先生回复说会安排人员联系,但一直没有解除合同,也没有给张阿姨退费,就这样不了了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此事就成了张阿姨的心病。为了减轻张阿姨的焦虑与无助,女儿刘女士主动承担解决问题的重任,积极帮助母亲寻求法律帮助。 3解决退费同时解决情绪问题 在2022年2月,刘女士找到北京天用律所,希望能帮助母亲要回费用。天用律师仔细研究资料后,发现张阿姨与教育有限公司签署的协议中,有多个条款对我方当事人来说十分不利。与刘女士沟通情况后,她有点想要放弃,对案件信心不足,天用律师鼓励她说:“毛主席曾说过,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全力争取,胜利的希望还是有的!你不信我,还不信毛主席吗?”天用律师的一番话点醒了刘女士,也激励了她重拾信心。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但要相信律师的专业能力,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获得胜利。资料准备、立案程序在有序进行中,而在此期间,刘女士非常焦虑常常夜不能寐。她的焦虑一方面来自母亲对于本案的各种担忧与喋喋不休地唠叨,另一方面自己处于离婚状态,独自抚养孩子,而前夫拒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与抚养费,导致自己养育孩子经济压力非常大。两方面的心理压力使刘女士忧思过度,陷入轻微抑郁的状态。她频繁给天用律师发微信诉苦,言语间也曾透露出“生活太难了,活着没意思……”这种危险的信号。天用律师在办案的同时,总是抽出空闲时间对刘女士给予暖心安慰和耐心开导,甚至在刘女士心情极度消极的时候,天用律师特意到刘女士所在地见面沟通。“你是女儿,也是母亲,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不能这样消极下去!面对困难也要坚强起来,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或许是天用律师的真诚解开了刘女士的心结,在精神上极大鼓舞了她,自此与她沟通案件情况,很明显看出她比之前变得乐观与积极。终于迎来了开庭的日子,刘女士与天用律师一同参加了庭审。天用律师在庭审中表明,自协议签订后,因教育有限公司无法确定我方当事人的经营场所的坐落位置,且取得特许经营资质是签署特许经营协议书的基础,但教育有限公司无相关资质及因“双减”政策落地后无法办理办学许可证及营业执照,致使双方之间签订的《协议书》目的无法实现,所以教育有限公司应将相关费用退还给我方当事人。面对天用律师举证的协议、信息查询样本、微信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录音等十几项证据,法官十分认可,一审判决双方解除合同,教育有限公司退还张阿姨全部费用。 4是律师也是人生导师 在困难与挑战面前,天用律师表现出专业与不屈,最终获得了胜诉! 天用律师不仅解决了张阿姨一家人的法律难题,同时也给了她们母女精神上的激励与振奋,让她们看到了生活充满阳光与美好的一面!张阿姨与刘女士特意为天用律师送来一面锦旗!律师的职责不仅是解决法律难题,更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人生救赎!后续张阿姨又把自己亲戚遇到的法律难题委托给天用律所,这就是专业与口碑的魅力!
  •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得随意终止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不符合单位录取条件;严重失职、私人欺诈,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欺诈使劳动合同无效等。
  • 用人单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吗

    用人单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吗

    内容:用人单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地点吗

    2023.04.1914人收看
  • 元甲交通律师

    2024/1/18 9:51:58

    立即咨询
    酒驾最新标准 2024年3月起实施! 有什么变化?一起来看看 01新检验标准以血液中乙醇的含量检验为例:饮酒驾驶为0.20mg/mL,驾驶员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或等于0.80mg/mL属于醉驾。检验线性范围为0.1mg/mL~3mg/mL。 02 新检验标准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旧国标只规定了气相色谱法作为实验室检测方法,而没有规定现场检测方法。 03 新检验标准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为2300。这是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代谢特点。新检验标准明年3月起实施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等标准发布实施以来,为机动车驾驶人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 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进一步丰富优化该项行业标准检测分析方法、细化完善有关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GB/T 42430-2023)国家标准。 将进一步支撑法律和强制性国家标准落地实施,为各类鉴定机构开展血液中酒精含量检验技术工作提供标准方法。 同时,该国家标准可适用于五种醇类物质及丙酮的中毒、死亡检验、医疗急救检验、科学研究等其他更为广泛的场景。 该标准将于2024年3月1日起实施。
  • 你老婆虽然已经申请辞职,但超市没有同意,你老婆继续在超市工作,和超市之间仍存在劳动关系。你老婆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因工作原因受伤,应当享受工伤待遇。如果超市没有给你老婆办理工伤保险,则由超市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补偿劳动者的情形)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用人单位补偿劳动者的情形)

    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们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立法的本意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一方。因此,劳动者们要知法、学法、懂法,维护自己在职场的合法权益。

    2022.12.2718人收看
  • 王熙

    2023/12/6 10:57:31

    立即咨询
    工作片段
  •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前提。实践中因劳动关系、工作年限等发生争议,影响“社保”关系建立、费用缴纳的,应当通过司法调解劳动仲裁解决。《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因确认劳动关系等发生的争议适用本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需要赔偿)

    员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怎么赔偿(劳动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需要赔偿)

    内容: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是否可以扣其工资作为赔偿?

    2022.12.2723人收看
  • 北京法律咨询

    2023/10/20 9:46:48

    立即咨询
    相爱容易却相处难?婆媳关系难调和?不知道如何挖掘孩子天赋?10月21日9:00,优天赋讲座现场给你答案!一场讲座,教你破译生命密码、看懂人生说明书!让家庭更和谐、工作更顺畅,成就更好的自己!
  • 妇女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权。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岗位外,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对于不适合妇女的工种、岗位,《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等作出了明文规定,值夜班并不是拒绝女性劳动者的合法理由。
  •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工资构成犯罪吗_老板拖欠员工工资不给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工资构成犯罪吗_老板拖欠员工工资不给怎么办

    内容: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追讨工资,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发工资构成犯罪吗?

    2022.12.2546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