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可以自行行使撤销权吗

导读:
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形
当债权人以违法、欺诈等手段取得债权时,债务人就可以依据法律规定行使撤销权。如果债务人与其它人恶意串通欺诈,或者使用威胁等手段取得债权,也可以行使撤销权。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在两种情形同时存在时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即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C选项缺少受让人知道该情形这一条件。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 的条件有: 债权人和债务人 之间存在有效 债权债务关系 ; 债务人对财产权益进行不合理的处分; 债务人的行为影响债权人实现债权。债务人在债权人的债权内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债务人放弃其到期或未到期债权。债务人放弃债权担保。债务人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
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实施或无偿、低价转让、处分其财产的行为,受损害的债权人有权行使撤销权。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试述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及效力
1、撤销权的行使效力是,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效果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债务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损害债权人的利益。通过撤销权的行使,可以恢复债务人的财产状况,保障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3、正确认识撤销权的性质和特点,是正确行使撤销权的第一步。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对第三人的债权、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财产的行为而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4、法律主观:撤销权是债权人的一种,如同任何一种权利的行使都必然有一定的限制和范围一样,撤销权也必然有一定的限制和范围。《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规定“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5、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其效力依判决撤销而发生,及于债务人、债权人和受益人。对于债务人,债务人的行为一经被撤销,视为自始无效。对于受益人,已受领债务人的财产的,应当返还之。原物不能返还的,应当返还其折价后的利益。
6、法律分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效力:如果法院支持债权人的主张的,会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并可以裁决由债务人负担债权人为行使撤销权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债务人的行为撤销后自始无效。
债务人转让房产债权人可不可以行使撤销权
1、法律主观:根据法律规定,债务人以转让房产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法律分析:债务人转让房产债权人是可以行使撤销权的,债务人在侵害债权人的利益。
3、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4、债务人转让房产债权人是否可以行使撤销权视情况而定,如果满足条件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债权人起诉债务人6年前卖掉的房屋起诉撤销权行,债权人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人和供应商。
5、债权人可以对过户的房产行使撤销权,如果过户房产的行为是债务人为了躲避债务以无偿转让的方式处置自己的财产从而影响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则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债务人的该行为。
民法典撤销权的行使期限
民法典中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为: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法律主观:民法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五年,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依据
债权人撤销权的法律依据,规定如果债务人具有放弃其债权、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的,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撤销权行使条件主要有:须有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的行为必须以财产为标的;债务人的行为有害债权;在主观方面包括了,债务人的恶意、以及受益人的恶意。撤销权之诉的法律规定有《民法典》当中的相关规定。具体内容有如果债务人有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是延长债权履行日期的话,那么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进行撤销债务人的有关行为。
法律主观:撤销权法律规定如下: 民事法律行为 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