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金额不一致法院判决标准,合同金额大小不一致如何处理

导读:
合同金额上下文不一致,法院判决以它为准!
乐建公司与冠天公司签订污水泵井盖改造工程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为36805元。工程竣工后经多次催要,冠天公司未支付工程款。故乐建公司将冠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冠天公司支付工程款36805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海淀法院经审理,判决支持了乐建公司的全部诉请求。
案情简介
乐建公司诉称,2018年7月,乐建公司与冠天公司签订污水泵井盖改造工程合同,约定工程总造价为36805元,工程验收合格后10日内一次性全额支付工程总款。2018年9月18日,乐建公司、冠天公司双方代表签订竣工验收报告。工程保修期2年,乐建公司于2018年9月17日开具了100%的工程款发票,冠天公司应于2018年9月28日支付全部工程款。多年来乐建公司多次联系冠天公司索要工程款,其以各种理由拒付,故乐建公司诉至法院。
冠天公司辩称,乐建公司单方对合同进行了修改,如果合同修改,需要双方在修改处签字盖章,故我方认为合同约定工程款系32685元;其中部分井盖乐建公司并未进行更换,我方应按照实际工程量进行支付,即报价单总费用36805元减去未更换的均价值5324元,即应支付乐建公司26157元;双方签署的合同中未提到违约金利息条款,故不同意支付。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冠天公司应当向乐建公司支付的工程款具体金额。乐建公司认为应当按照改造工程合同及报价单中载明的36805元进行结算。冠天公司则认为应当按照报价单总费用36805元扣除相应井改造费用进行结算。
对此,法院认为,首先,从案涉改造工程合同签订过程来看,冠天公司系合同文本提供方,其称合同文本中存在两个不同总价系优惠的一种方式但并未就此提交充足有效证据,在其无法就合同文本关于总价约定之矛盾情形作出合理解释时,应作出对其不利的意思解释;其次,合同总价亦应结合报价单进行确定,双方确认的报价单已经就各项改造项目、数量、单价进行了约定,并明确合同总费用为36805元;最后,从案涉改造工程合同履行来看,冠天公司虽称乐建公司未对相关井盖进行施工,但其未能举证在合理期限内向乐建公司书面主张过该情况,故其仅不认可改造工程合同项下相关井盖之施工不符常理,综上所述,现有证据已经足以认定乐建公司按约履行了改造工程合同项下之施工义务,冠天公司应当按照总费用36805元向其进行付款,其至今未按约付款已经构成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故乐建公司主张冠天公司支付工程款及相应逾期付款利息符合合同约定。法院最终作出上述判决。
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因疏忽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合同文本上下文金额价款等内容存在矛盾不一致,亦或是合同载明与实际协商不一致的情形屡见不鲜,即合同可能存在“笔误”。在该种情况下,合同内容及双方权利义务应当如何确定系法院审查重点。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司法实践中,法院将综合全案证据以及交易习惯、日常经验、公序良俗等,结合合同上下文文意,综合认定有关事实,判断何为签订合同时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从而进行裁判。民商事主体在签订合同时,从合同的条款磋商、草拟、确定、履行等各个环节均应审慎仔细。合同文本或格式条款提供方则负有更大的责任应当保证合同最终文本符合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否则可能承担对己方不利的法律后果。双方对合同洽商至履行全部过程中互相沟通往来应当妥善留痕保存,一旦发生争议时可以及时提交相应证据证明自身主张。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如若合同主体认为文本约定发生重大误解,亦可积极诉诸法院主张撤销合同,以求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资料
借条上出现金额大小写不一致的情况时该如何处理?
由于民间借贷具有灵活性强,周转方便等特点,很多人选择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资金融通。但因借条书写不规范或借条约定内容不明确等情况导致借贷双方权益受损,进而引发各类矛盾纠纷的案件越来越多。
案例
颜某从事柳编生意,因缺少资金,于2009年至2015年间多次向汪某借款,2015年7月7日颜某为汪某书写借条一张,内容为:借条 借人民币25000元 贰拾伍万元正 颜某 2015年7月7号,该借条背面有汪某对颜某多次偿还借款11600元的记录。汪某患重病期间,曾让其亲属骑车带其到颜某家要款,其亲属也多次前去催要。汪某病逝后,其亲属陈某等三人作为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颜某偿还借款250000元及利息。
法律分析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颜某作为从事柳编贸易的生意人,常年与金钱打交道,其曾多次向汪某借过款,对借款数额的大写应能做到小心谨慎,严谨规范,贰万伍仟元与贰拾伍万元,金额相差巨大,贰万伍仟与贰拾伍万中的“仟、拾”的字形也无相似之处。且在汪某病重不能行走的情况下,不大可能因为10000多元欠款再让其亲属带着向颜某催要。颜某辩称其喝醉酒产生笔误的主张,无证据证实,且不符合常理,对其答辩意见,不予采信。法院遂作出一审判决,被告颜某于判决书生效后偿还陈某等三人借款238400元及利息。颜某不服,提起上诉,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