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定继承人如何继承遗产

陈宗琼律师 2023.10.12915人收看
导读:
非法定继承人指的是在法律上没有继承权的人,但他们却通过一些特殊的途径或手段来获取继承遗产的权利,然而,非法定继承人也有可能继承遗产,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1. 遗嘱继承:遗嘱是一种法律文书,由生前的财产所有者自愿决定其死后财产的归属,那么,非法定继承人如何继承遗产呢,只要遗嘱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且没有被法院认定为无效,这些被指定的继承人就有权继承遗嘱中规定的遗产,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非法定继承人还可能通过亲友捐赠、遗赠遗产等方式来获取继承权。

在传统的继承制度中,只有合法的继承人才有权力继承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法定继承人也开始逐渐获得继承权的机会。那么,非法定继承人如何继承遗产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揭开这个令人困惑的谜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非法定继承人。

非法定继承人指的是在法律上没有继承权的人,但他们却通过一些特殊的途径或手段来获取继承遗产的权利。常见的非法定继承人包括非婚生子女、未经登记的同居伴侣、未立遗嘱的非亲属等。

非法定继承人获取遗产的奇招有很多种,下面我们将逐一为大家解析。首先,非婚生子女可以通过亲权诉讼来获得继承权。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继承权。只要经过亲权诉讼的认定,非婚生子女就有机会继承遗产。

其次,未经登记的同居伴侣可以通过共同生活证明来获得继承权。

在一些地区,只要能够提供共同生活证明,未经登记的同居伴侣就有可能成为继承人。共同生活证明可以包括双方的共同居住证明、共同经济生活的证明、共同承担抚养子女的证明等。

再次,未立遗嘱的非亲属要想继承遗产,需要借助法院的帮助。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当没有合法的继承人时,法院可以根据亲情等因素来决定非亲属的继承顺序。非亲属需要向法院提起继承诉讼,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应该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非法定继承人如何继承遗产

在中国,遗产继承首先遵循法定继承顺序,也就是说,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优先继承遗产。然而,非法定继承人也有可能继承遗产,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遗嘱继承:遗嘱是一种法律文书,由生前的财产所有者自愿决定其死后财产的归属。在遗嘱中,财产所有者可以指定任何人(包括非法定继承人)为遗产继承人。只要遗嘱的形式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且没有被法院认定为无效,这些被指定的继承人就有权继承遗嘱中规定的遗产。

2. 遗赠协议:遗赠协议是在生前由财产所有者与预定的遗赠人签订,约定其死后由预定的遗赠人继承部分或全部财产。这种方式也可以让非法定继承人获得遗产。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遗赠协议,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包括但不限于遗嘱或遗赠协议的形式、内容、签署、公证等,否则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此外,如果遗嘱或遗赠协议的内容侵犯了法定继承人的合法权益,法定继承人有权依法申请法院撤销或修改。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非法定继承人还可能通过亲友捐赠、遗赠遗产等方式来获取继承权。这些方式虽然比较特殊,但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被法院认可。

综上所述,非法定继承人如何继承遗产并非完全无望,只要掌握正确的继承方式和途径,他们就有机会享受到应有的继承权利。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法定继承人还需注意合法程序的依法履行,避免违法行为。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分享至:
  • 北京法律咨询

    2023/11/2 8:06:23

    立即咨询
    继承人若与被继承人共同居住且尽到主要赡养义务的,法院可以酌定多分遗产。打官司打的是证据,在孝敬老人时,别忘了留下相应证据备用,在产生继承纠纷时方能占据主动权。
  • 父母一方去世后,除有约定的以外,应当先将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由其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二十六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 侄子侄女可继承叔伯遗产?

    侄子侄女可继承叔伯遗产?

    内容:首先,依据《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给出肯定答案:侄子/侄女可以继承叔伯遗产,这是真的,也同样适用于外甥或外甥女,但发生此种继承需要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mdash,总的来说,在侄子/侄女继承叔伯遗产这个问题上,实质属于在特定的情形下,由侄子/侄女来替代或填补被继承人&ldquo,侄子侄女以后可继承叔伯遗产&rdquo,侄子/侄女继承叔伯遗产&rdquo,侄子/侄女继承叔伯遗产&rdquo,来继承遗产,当然就更不会发生由被继承人&ldquo。

    2023.07.07192人收看
  • 北京法律咨询

    2023/9/21 8:03:31

    立即咨询
    有了遗嘱后,我想什么时候办理继承都可以吗?答:不一定。如果遗嘱受益人为非法定继承人的,则该遗嘱属于遗赠,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意思表示,逾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遗赠。
  • 一,遗产的继承原则上以遗嘱为准,如果当事人生前没有立遗嘱,那就按法定继承来继承。如果当事人生前立的遗嘱别的同一序位继承人有异议的,要尽早提出,一旦立遗嘱人死亡,遗嘱也就发生了法律效力,就不可更改了。如果立遗嘱人只立了一个人享有全部遗产的继承权,那就不存在私吞的说法了。否则,你们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争端(证据要么就是有遗嘱,要么就是法定继承)二,遗产继承纠纷可以参照以下处理方事来解决:1,当事人各方沟通协商:协商须遵循一定的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2)合法原则。(3)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2,村民(居)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公信力的第三人调解。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第一顺位继承人平分吗 /法定继承中遗产的分配规则

    第一顺位继承人平分吗 /法定继承中遗产的分配规则

    内容:当被继承人死亡时,遗产在没有遗嘱、遗赠、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即在第一顺序继承人:父母、配偶、子女存在的情况下,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继承。

    2022.12.0510人收看
  • 遗产在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一般是平均分配,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如果同一顺序继承人中有生活上存在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分配遗产时,应当照顾他,让其多分得遗产。如果同一顺序继承人中有人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但是对被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 父母各分割多少遗产_未分割的遗产是继承人的财产吗

    父母各分割多少遗产_未分割的遗产是继承人的财产吗

    内容:这种分割要进行两次。首先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因共有财产中不仅仅是被继承人财产,有的还有夫妻、父母,甚至子女的财产。所以要析出遗产,让共有人各自获取共有财产中自己应有的分额,其中被继承人的析得的财产才是遗产。处理遗产,有遗嘱的按遗嘱处理,有多种遺嘱形式的如公证、自书、代书、口述等,以公证为先,有更改情况的以最后更改的曰期为有效的更改,其中公证遗嘱要更改的必须仍需公证更改。没有遗嘱按法定继承处置。

    2022.09.2357人收看
  • 一,遗嘱继承公证,必须要其他同一序位继承人全部到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二,房产继承需要公证处开据公证书以及两个证明和两个证件:1、要到派出所开死者的死亡证明。2、该套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3、要到死者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开法定继承人证明。内容主要包括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的姓名和死者的父母是否已经过世等。4、如果法定继承人不只一个,而房产只过户给其中一人的话,需要其他人的书面同意,表示放弃对房产的继承。5、继承人的身份证件。二,在分配遗产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应当均等分配遗产。(2)在一定情形下可以多分或少分遗产。
  • 孙子能继承爷爷奶奶的遗产吗

    孙子能继承爷爷奶奶的遗产吗

    内容:律师解读1、孙子女或外孙子女不是法定继承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想将财产遗留给他们就必须要设立遗嘱,将财产在死后赠与给他们,所以,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取得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遗产在法律上不是继承,而是受遗赠,因此,不少老人愿意将自己的遗产留给孙辈,但孙辈不是法定继承人,想留给他们就要设立遗嘱,待去世后将财产赠与给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答:民法典实施后公证遗嘱的效力不再优先裁判文书网公开的案例案例一:梁某1、梁某2等遗赠纠纷(2022)粤06民终8499号 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文书全文,载:本院认为:本案为遗赠纠纷,综合各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本案二审的争议焦点为:1.涉案遗嘱的效力问题。

    2023.06.29169人收看
  • 同一顺序继承人之间的遗产分割一般应平等分割。对于有特殊生活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于已履行主要支持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得到更多的分数。有支持能力和支持条件的继承人,不履行支持义务的,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
  • 遗产第一继承人是平均分配吗_第一继承人配偶和子女谁先继承

    遗产第一继承人是平均分配吗_第一继承人配偶和子女谁先继承

    内容:这要看被继承人在省钱又没有立下遗嘱,如果有立下遗嘱的话,那么应该按照遗嘱上的方式进行继承,如果没有遗嘱的话,应该按照法定继承人进行顺序继承。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2.09.30517人收看
  • 《继承法》第十条明确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r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r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r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在这个规定中,没有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子女的配偶可以参与继承的论述。\r但如果存在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有权继承遗产
  • 一次性抚恤金家人怎么分配/被继承人死亡后的抚恤金是遗产吗

    一次性抚恤金家人怎么分配/被继承人死亡后的抚恤金是遗产吗

    内容: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的规定,遗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法定继承(抚恤金的处理亦参照该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2.12.1521人收看
  • 一、遗产房动迁怎样分配?1、老人的遗产(拆迁房),有遗嘱的以老人的遗嘱为准,没有遗嘱的,按法定继承,老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如果还健在的话),都是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原则上,各继承人间,平分遗产。2、继承开始后,同一序位继承人之间,应该均等分配遗产,一般不能多分或者少分。如果继承各方对此有异议,可以各方协商,协商不成可以请有公信力的第三人调解,调解不成,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遗产继承不适用于仲裁)。3、房产继承需要公证处开据公证书以及两个证明和两个证件:(1)、要到派出所开死者的死亡证明。(2)、该套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3)、要到死者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开法定继承人证明。内容主要包括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的姓名和死者的父母是否已经过世等。(4)、如果法定继承人不只一个,而房产只过户给其中一人的话,需要其他人的书面同意,表示放弃对房产的继承。(5)、继承人的身份证件。二、遗产分配原则是怎样的?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该法条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特殊情况”主要是指:(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形时,才能在遗产分配时中给予照顾,而且一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应当给予照顾。(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继承法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继承人符合下列条件的,应不分或少分遗产:①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②不尽扶养义务;③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分。房屋动迁之后涉及到房产继承的问题的话,仍然是按照遗嘱优先,法定继承为后的原则来进行。老年人如果是在意外中死亡,生前没有留下遗嘱的话,可以通过法定继承顺序来进行安排,并且份额也是均等的。
  • 父亲死了谁是第一继承人_继承人还没有继承遗产就死亡

    父亲死了谁是第一继承人_继承人还没有继承遗产就死亡

    内容:如果遗产中债务大于遗产,简单啊,你放弃继承权就好了,法律上可没有父债子还一说,一个人的债务,一旦去世,那么他所有的债务都只局限在他的遗产中,当遗产不足以还他的债务时,债权人只有自认倒霉了,当然,这要去除他在生前有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况。

    2022.10.01645人收看
  • 今年的民法典规定是以最后的遗嘱有法律效力,公证遗嘱不再有优先的地位。1994年的遗嘱是否有效,一要看有没有日期在其后的遗嘱,如有,这份遗嘱无效。二是如果这是份最后遗嘱,看内容有无违反法律规定(比如没给未成年子女留下抚养费等)格式是否合法,比如自书的话要签名,年月日,最好按手印(最后这点非必须,没按也有法律效力)三是处分的财产是否是个人合法财产(有的老人将配偶的财产也处分了,这部分他无处分权)。因此,这份遗嘱是否有效要看多个因素而非没有公证,是否公证遗嘱法律规定已不是必要。
  • 继承权公证和遗产公证有什么区别_遗产公证时隐瞒了一个继承人

    继承权公证和遗产公证有什么区别_遗产公证时隐瞒了一个继承人

    内容:现在不动产继承不强制要求办理继承公证,但是继承涉及到复杂的亲属关系和法律问题,以及继承人提供各种材料的证明力,不动产的工作人员一般不具备这种法律素养,所以需要公证来把关,把继承关系理清,保证遗产公平分配。现在有的地方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是直接由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内部消化疑难继承问题,直接可以进行登记。但是大部分都是需要经过公证后再到不动产进行登记。

    2022.10.01370人收看
  • 丈夫死后,她的房产证是否能给子女?要看他死后的继承人有几个?按照我们国家民法典的规定,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分别是配偶,父母和子女子女只能继承财产的一部分,而不能继承全部需要其他的继承人签放弃协议子女才可以继承,继承之后,最好房产证及时更名
  • 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是什么 _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是什么 _继承的方式有哪些?

    内容:法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 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2.11.252人收看
  • 《继承法》第16条第2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该法第31条第1款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条规定:“被继承人生前与他人订有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又立有遗嘱的,继承开始后,如果遗赠扶养协议与遗嘱没有抵触,遗产分别按协议和遗嘱处理;如果有抵触,按协议处理,与协议抵触的遗嘱全部或部分无效。”具体到本案,王大与村委会已经签订了遗赠扶养协议,村委会在王大死亡后可以按照遗赠扶养协议的约定取得王大的遗产。遗赠扶养协议是我国继承法规定的多种继承方式中最优先适用的一种方式,能够对抗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的继承权。因此,王大的财产应归村委会所有。
  • 第一顺序继承人只有子女在世_遗产继承必须所有继承人到场吗

    第一顺序继承人只有子女在世_遗产继承必须所有继承人到场吗

    内容:法定继承的第一顺位为:配偶、子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生父母、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位为:兄弟姐妹(同父母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2.10.01981人收看
  • 1、继承顺序按照《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2、遗产继承比例如下:(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3)继承人有扶养能力和条件或者是不尽扶养义务、继承人协商同意不均分的,应不分或少分遗产。
  • 遗产继承人第一顺序有先后吗_侄甥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代位继承权?

    遗产继承人第一顺序有先后吗_侄甥什么情况下可以行使代位继承权?

    内容: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财产没有先后顺序,应该依法由配偶,子女,父母平均分配遗产。②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1130条)。“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这一条适用于法定继承中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情形,如果法定继承中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情形时这一条不适用。

    2022.11.254人收看
  • 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查询、停止支付或没收个人在银行的存款以及存款人死亡后的存款过户或支付手续的联合通知》规定: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当地公证处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银行凭此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如该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时,应由人民法院判处。银行凭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存款继承权不存在争议时,继承人持有死者存储介质或知道账户信息,但不知道密码,继承人可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财产继承公证。银行依据公证机构的继承权证明书办理支取、转账和过户等手续。
  •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哪些同一顺序继承人如何分配遗产_遗产继承人第一顺序有先后吗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哪些同一顺序继承人如何分配遗产_遗产继承人第一顺序有先后吗

    内容:“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这一条适用于法定继承中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情形,如果法定继承中存在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情形时这一条不适用。

    2022.12.287人收看
  • 儿子继承父亲的yich跟自己有多少房子没有关系,因为根据wg的一些flfg规定,子女,遗属有继承父母yc的权利,不管子女有多少财产,子女的贫穷与富有不影响继承关系的成立,所以如果父亲离开,儿子是可以继承父亲的财产的。
  • 继承人请求分割遗产,是否也会受诉讼时效限制?

    继承人请求分割遗产,是否也会受诉讼时效限制?

    内容: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可随时请求分割遗产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继承权纠纷有诉讼时效被继承人死亡后其遗产在分割前属于继承人共同共有,继承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遗产。遗产被其他继承人擅自处分构成侵权的属于继承权纠纷应当适用诉讼时效相关规定。

    2022.12.276人收看
  • 男方去世后,如果没有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的,遗产由其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因此,儿媳和孙子属于第一顺序继承有,有权继承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十四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第十五条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公证处遗产继承公证流程

    公证处遗产继承公证流程

    内容:2.遗产继承公证的法定程序具体是:一般先由申请的当事人向办理公证遗嘱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然后提交继承人的身份证、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关系的证明以及遗产的权属证书等证明材料,那么公证处遗产继承公证流程有哪些一、公证处遗产继承公证流程要核实吗1.公证处遗产继承公证流程要核实吗,总之,全体继承人都要到公证处去,公证处要核实亲属关系证明,死亡证明,然后受理该继承公证业务,遗产公证三、公证处遗产继承公证材料1.公证处遗产继承公证材料,继承公证需要提供以下材料:1、继承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3.公证处在遗产继承公证中,需要核实遗嘱、继承人身份、遗产份额等信息,确保继承人的权益得到保障,3.遗产继承公证处公证费用是,按遗产数额的2%收取,最低200元,证明土地使用权出让,按标的额不同,在03-001之间收取,证明其他经济合同的,按照1%-005%收取,证明民事协议的,每件收取200元,建军节迫近之时,有关公证处遗产继承公证流程要核实吗。

    2023.07.07267人收看
  • 1.民法典中规定,房屋所有人去世后,具有继承权的人包括如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2.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继承人是指哪些人遗产继承的_继承人是指哪些人员

    继承人是指哪些人遗产继承的_继承人是指哪些人员

    内容: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2.10.11936人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