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多久能拿到赔偿_劳动仲裁不受理怎么办

导读:
申请劳动仲裁受理了并不意味着会取得赔偿,就像你去法院起诉别人也不意味着你一定会胜诉。
第一申请仲裁是否会获得赔偿,具体要看你什么原因申请仲裁,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掌握足够的证据。打个比方,你说我天天加班,公司却没有支付加班费,但是仲裁调节的时候却拿不出加班证据,而公司提交了你正常下班的打卡记录,你说你能得到赔偿吗?打官司一般是谁主张谁负有举证的责任,就是说你说你加班你要有证据证明你加班了。
第二申请仲裁了多久能拿到赔偿?仲裁了之后会组织调解,这时候如果能和解最好,哪怕比预期少一点。如果不能和解,那么会安排仲裁庭仲裁,就算仲裁支持了你的诉求,公司也是可以上诉至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整个过程可能需要二年左右,二审也胜诉了公司可能还不赔偿,那你还需要申请强制执行。
能否拿到赔偿,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如果有需要可以留言咨询。
不是。和法院程序一样的,立案之后需要开庭,双方举证质证,仲裁出裁决。
不是的,仲裁也类似于审判,双方提交证据,然后仲裁委员会来判定。如果不服仲裁结果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受理了并不是意味着就有赔偿。劳动仲裁受理与赔偿是俩个不同的概念。首先谈谈劳动仲裁受理,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符合仲裁受理条件,仅仅代表劳动仲裁委员会立案而已。就如同法院受理损害赔偿案件一样。
再来谈谈赔偿:
劳动仲裁已经受理,要经过劳动仲裁的开庭、举证、辩论等环节。如果劳动者证据充分,所主张的赔偿金额实事求是,且在法律框架之内,经过劳动仲裁审理以后,基本都可以获得赔偿。
不一定。不是说所有的仲裁都能获得赔偿,但是想要获得赔偿一定是要先仲裁的。是否有赔偿取决于你的仲裁诉求。但是一般劳动者申请仲裁肯定是跟金钱挂钩的,当然也有主张恢复劳动关系的。
所以既然劳动局接受了你的仲裁请求并且立案,那说明你提供的证据比较具有说服力已获得劳动局初步认可。接下来劳动局会向你仲裁的公司发送《仲裁开庭通知书》
因为劳动局不可能只听你一家之言,还要允许公司辩诉。如果公司有新的证据能够推翻你之前的证据,那么你很可能败诉,仲裁诉求也就得不到支持。反之如果公司不能举证或证据不足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你就有可能胜诉从而有可能获得赔偿(前提是公司认可仲裁结果)。
为什么说有可能呢,因为不排除有些公司不服仲裁结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仲裁结果(如果你败诉同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你还赢了,还有可能得不到赔偿(哎,劳动者真是太难了)。公司可以选择继续上诉,只有二审终审或者最高人民法院终审你赢了,那么你才能拿到。多说一句,要是公司在耍赖一点,拒不执行终审结果,你还得通过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不说了,劳动者真是难上加难)不过话又要说要回来,一般在终审后公司都会执行,甚至劳动局仲裁或一审判决都有可能,我只是罗列了所有有可能发生的情形。
申请劳动仲裁受理了,只是申请仲裁立案符合程序,是否有赔偿要看开庭后最后裁定结果。
受理不代表会支持你的仲裁请求,还是得看你的证据和法律依据
这并不是一定的,甚至在当事人手持足够的证据下也并不是取得最大的合法权益,因为这涉及到仲裁技巧的问题,这时候,律师的存在显得格外重要,不单单为当事人取得相关合法权益,而且尽可能把该权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