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铭芝

    2022/11/30 15:38:15

    立即咨询
    如何确认双方存在借贷的关系? 在实践中确认双方存在借贷的关系,主要看是否符合民间借贷关系的构成要件。 一是借贷合意,即款项交付的原因必须是双方认可的借贷行为,这也是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的首要前提。如双方存在认识偏差或一方对借贷合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二是款项交付,即双方应实际交付了合意中确定的金额,这是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如借款未实际交付或实际交付数额与借款凭证载明的不一致,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交付情况认定法律关系成立与否、利息如何计算。 司法实践中,对借款是否实际交付及交付数额的审查,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遵循。但对借贷合意的审查,因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没有统一标准,导致部分案件中“经手人”“介绍人”对非基于借贷合意的款项交付承担偿还责任。 因此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 法院会综合审查借贷合意和款项交付,从而判断双方是否存在民间借贷关系。
  • 元甲交通律师

    2022/11/25 12:00:04

    立即咨询
    🚩元甲第3406面锦旗🚩【发生交通事故,同等责任得不到赔偿,委托元甲】骑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受伤,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同等责任维权难。元甲律师指导准备材料,安排鉴定后,通过和解快速拿到全额赔偿。为了表示感谢,特送来锦旗一面
  • 陈凯旋

    2023/7/31 14:31:01

    立即咨询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条件: (1)行为必须齐备交通肇事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的基础条件。 (2)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条件。逃避法律追究,包括逃避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追究。实践中,行为人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包括但不限定于事故现场),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逃逸法律追究之主观目的。 (3)客观上有逃离的行为,且逃离行为可能影响到对被害人的救助、导致事故损失的扩大、妨害民警对事故的查处。如果行为人的“逃离”没有影响其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之法定义务的履行,则不应认定其“逃离”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情节,从而不应承担交通肇事罪加重之刑罚。
  • 王熙

    2023/7/9 14:05:30

    立即咨询
    精英中的精英,不断总结分享
  • 郭铭芝

    2023/4/14 14:36:08

    立即咨询
    欠款以还清 欠条竟然不能给!
  • 张嘉娱

    2022/12/7 12:52:29

    立即咨询
    合同审查并非合同文本审查,律师在对合同文本进行实质审查之前,需要搞清楚几个前提问题,即在何种情形下进行合同审查和修改。否则,审查修改后的合同的适用性和可接受程度将大打折扣。
  • 姚平

    2022/11/29 18:31:05

    立即咨询
    🚩元甲第3331面锦旗🚩 【夫妻离婚,上演抚养权争夺大战,委托元甲顺利解决纠纷】 🎖双方离婚争夺抚养权,又因抚养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找到元甲。 🎖元甲婚姻家事律师,全面核查收入线索,帮助获得抚养权,由对方支付抚养费。 🎖委托人为了表示感谢,特送来锦旗一面
  • 郭铭芝

    2023/4/14 14:55:41

    立即咨询
    既想要回工程款 又不想闹僵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