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多少条够罪

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界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标准,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多少条够罪?本文律总管将从律师的角度,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标准进行法律分析,并通过案例来说明。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标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标准如下:
1.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3.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标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二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对于这两种情况,犯罪标准的认定有所不同。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标准的认定
1.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解释》列举了以下几种情形,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
(1) 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4)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5)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6) 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7) 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8) 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
(9) 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10)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2.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
根据《解释》的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解释》列举了以下几种情形,可以认定为“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1)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2) 以窃取、收买等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3)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交换、赠与等途径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4) 其他非法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多少条够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案例分析
被告人王某、李某等人通过网络购买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等,然后将这些信息出售给他人,从中获利。经查,王某、李某等人共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5000 余条,获利 5 万余元。在这个案例中,王某、李某等人通过网络购买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出售给他人,从中获利。这种行为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解释》的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王某、李某等人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结语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会给受害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也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大家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要触碰法律红线。如果您有任何法律问题,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如果您发现身边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或者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有任何法律实务问题,请咨询律总管本页面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