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如何买房才算是个人财产分割_婚后如何买房才算是个人财产?

导读:
通常情况下,婚后买房如果没有特别约定都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夫妻之间可以签订书面协议来约定,房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与对方无关。
或者如果该房产属于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 不用书面约定也是属于个人财产, 例如,婚后一方父母全额出资, 为自己子女买房 ,且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 ,即使没有书面约定也可以视为是该子女的个人财产。
或者该房产为夫妻一方婚前付首付 ,且登记在首付方名下 ,婚后共同还贷的情况 ,一般这种情况该房屋产权依然属于该方的个人财产, 但是共同还贷及所对应的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说实话讲,看到你这样的问题,心里真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既然已经成为夫妻,所买的房产还要归自己单独所有,不知道你们是怎样成为夫妻的。
假如你们没有结婚,你把婚前房产登记为自己一个人所有,并在领取结婚证前,和对方明确这些房产是你个人的,是婚前财产,不管今后遇到什么事,都只能你自己一人独有,只要对方愿意接受,是可以的。
而现在,你们已经成为成为合法夫妻,所购房产,你仍然希望是归自己个人所有。就算购买房屋所花的钱都是你自己挣的,对方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不能忽视,也不能因此而新购房产只能属于你自己一个人所有。有这样的想法,夫妻还能够共同生活在一起吗?你们还称得上有感情吗?如果没有了感情,何不离婚,到时候,你再购买多少房产,都是自己单独所有。
夫妻需要的是相互搀扶,如果因为财产而失去对对方的信任,就试图把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最大化,不能不说是夫妻之间的最大悲哀。更直接地说,你的配偶找到了你的最大悲哀。你可以自私一点,但决不能如此自私。
我所说的话可能重了一点,请谅解。但是,说的都是实话。夫妻之间的感情,决不能为利益所绑架、为财产所绑架。
“现今的婚姻充满各种不稳定性,想办法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财产。”看到这样的表述,我心里感觉到拔凉、拔凉的。
是的,婚前财产公证、婚后财产分割,都使原来可以用感情代替一切的婚姻变得那么泾渭分明。夫妻一方,甚至在没结婚之前都相互提防,互不信任。这不知道是文明还是夫妻的悲哀。
既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说明:要想在婚后买房,作为自己的个人财产,就按下列方法。
1、夫妻之间订立财产协议,明确规定哪些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哪些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一方父母给自己的子女在婚后买房的,让父母出具明确给哪一方子女的个人财产承诺书。这样才不至于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
3、让对方出具声明,承认婚后买的房屋是另一方个人的财产。
4、到公证机关办理有关的财产公证,把个人出资的买的房屋公证在自己的名下。
5、其他的一些方法包括邀请邻居,亲戚证人证明婚后买的房房屋是其个人的。
当然,我认为如果说夫妻到了这份上,就有点计较太真了。夫妻应当互谅互让,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不要处处提防,时时小心,像防贼一样,是过不好幸福生活的。
主要点在于证明:所需款项是个人的,所以款的流向要表明。
最简单的也是最难办的就是,夫妻双方约定婚后买的房屋归一方所有,但我估计绝大多数夫妻是做不到的。这个问题暗含的意思应该是背着另一方买套个人房产。那么,如果你有足够的婚前个人财产并能证明,你用自己的婚前个人财产购买了房产并把产权证登记在自己名下,那么这套房产就属于你个人的。如果没有呢,可以让父母为你出全资购买一套房屋并登记产权证在自己名下,并且要写明只赠予你一人,那么这套房子也是你个人的。法律上的规定一般就这些,其他可以灵活运用变通想办法。
简单说:财产分割分约定和法定。你婚后买房跟一方约定不算夫妻共同财产,那那一方怎么想?除非TA在你面前本来就低人一等,或者你的财富完全碾压TA。虽然说的是废话。但还是以你问题为主,婚后买房算个人财产条件:.买房的钱用的是婚前个人资产,注意是婚前个人财产,不是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哈
有以下3种方式:
1、 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订立财产协议,并且经过公证,这样婚后财产就按照该财产协议执行。
2、把钱给父母,例如:婚后可由女方父母出全款给女方买房,写女方的名字,视为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赠与。这种情况下,即使婚后买的也不是夫妻共同财产,而是女方的个人财产。
前提是以女方父母名义购买房产,然后赠与给女方这样来操作。购买行为是女方父母,房产登记的是女方父母的名字,然后办理赠与手续,受赠人就是女方。这种方式不好的地方就是房产赠与的税费比较多,或者父母可以立遗嘱,过世后,房子归女方继承,房产继承税费比较少。
3、《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现在男人婚前买房交首付,不给彩礼,结婚后男方还贷款,女方工资当生活费,女方婚后生孩子无法工作,管男人要小钱,累死累活的熬到孩子上幼儿园后重新找工作,回家依旧做饭,洗衣服。斥候一家老小,离婚后房子是男方的,什么世道?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新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婚后买房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房产归个人所有:
1、购房时夫妻双方有书面约定,明确表达所购房归一方所有,同时必须有双方的共同签字、按手印、标明详细年月日。
2、所购房为一方父母完全出资,有充足证据,法律视为父母赠予子女,房产归子女所有。
3、在购房合同中,明确表明房产双方所占比重,名下的比重部分归个人所有。
4、一方当事人依据赠予协议,或遗嘱办理的继承或赠予的协议,房产登记在个人名下的房产,归个人所有。
婚后买房要归一方个人所有,可按下列方式办理:
1,用婚前存款购买。根据法律规定,婚前存款归个人所有,属于个人财产而不是夫妻共同财产。用婚前存款购买房产,虽然其于婚后购买,但不过是个人财产形态的转化,即个人财产由货币形态转化为房屋即实物形态,因此,用婚前存款购买房产应仍属个人财产。
2,夫妻约定所购房归个人所有。根据规定,夫妻可约定婚后财产归一方所有。因此,如果有此约,则婚后购买房产仍可归一方个人所有。
3,以一方个人名义负债购房,并与夫妻另一方约定为一方个人财产。
4,由第三人如父母赠与房屋,并在赠与合同中约定该房产归受赠者一方个人财产。
我们都知道夫妻双方在婚后的各项收入都属于婚后共同财产。那么婚后买房也属于双方的共有财产。很多人就说了,其实婚后买房还贷的钱都是我个人出的,应该归个人,但是,既然结婚就必须遵守婚后收入为夫妻共有财产的规定。
难道事情就没有转机了吗?
其实有,之前我也写了文章,刚好了解了相关法规。
只要夫妻一方可以证明,婚后所购置的房产,是用个人的婚前财产买的,那么产权就可以归一方所有。
所以,如果想将产权办理为个人所有,那么建议在婚前做好财产公证,明确个人的婚前财产,这才在以后出问题的时候好举证。
现代社会,离婚率高居不下,合合分分。可能今天刚离婚,过几天就要办离婚手续,这种情况已经不足为奇。随之而来的是房产分割的问题。房产分割问题一直被人们认为理不清,也是法院法官处理的难题。
婚后如何买房算个人财产,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个人出资和父母出资。
一、个人出资
婚后买房,个人出资,该房屋算个人财产的只有一种情况三个条件。三个条件主要包括:
1、一人以婚前财产出资;
2、房屋登记在出资人名下;
3、出资人支付了全部房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资人只是支付了首付款的,房屋按个人财产处理。但是房屋尚未支付的部分以及房屋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共同共有。)
二、父母出资
婚后买房,父母出资,该房屋属于个人财产的有两种种情况三个条件。
一种情况是一方父母全额出资,房屋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该情况的两个条件包括:
1、一方父母全额出资;
2、房屋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
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另一种情况是一方父母全额出资,但是房屋登记在对方或者双方名下的,该种情况也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算个人财产,这两个条件是:
1、一方父母全额出资;
2、父母出资时有书面约定或声明,表明该出资只赠与自己子女一方。
因此,如果要做到婚后买房,房屋属于个人财产,就要把握以上的这些条件,做好规划和买房前的工作。(更多文章请点击关注!)


